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
撑着油纸伞,独自,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温两碗酒, 。
这些熟悉的句子,在读到第一句的时候就能脱口而出下一句。学生时代背诵的语文课文,大概是可以贯彻生命的。无论多少年过去,只要一提起上学时光,那些已经模糊的早晨立即在眼前复又清晰:语文老师在课桌间威严巡视,稚气少年挺直腰板一遍遍朗读古诗词,竖立的课本掩护瞌睡的脑袋,书页间挤满了钢笔的涂鸦,总烦古人啰嗦但又觉得字字珠玑……
读着读着,你会好奇:
朱自清的父亲究竟是在什么样的车站留下了让无数人流泪的背影?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是走在怎样的雨巷?《边城》中描绘的世外桃源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
让我们回到过去,看看故事的发生地
一起走进语文课本的世界
戴望舒 雨巷
地址:杭州的大塔儿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
《雨巷》是戴望舒写作的一首现代诗,诗中那条丁香一样姑娘走过的雨巷,可能永远只存在于诗人的想象中。但如果一定要为这条雨巷找一个原型的话,那一定是杭州的大塔儿巷。
一条幽静的小巷,它的两头分别和中河中路及皮市巷交接,平行于解放路,长百余米。 原地铺清一色的青石板,曾有古人以“鹊冷难依明月树,燕归长恋故园草”的诗句,来描绘小巷的风情。
戴望舒故居就位于巷内,建于民国初年,属粉墙黛瓦、泥壁木窗的中式里弄楼房。戴望舒1905年出生于杭州大塔儿巷11号,少年时代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当年他所就读的宗文中学在巷东面的皮市巷里,1935年前,他们一家一直住在大塔儿巷11号,而后从此地般往上海居住;1927年23岁的诗人在这里写下了《雨巷》,1928年8月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不过现在诗中的意境已了无痕迹,离大塔儿巷东口约一百米远的皮市巷解放路口的一座大厦的墙上,镶嵌着两块黑色大理石碑文,分别是: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一个地方组织杭州党小组建立旧址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杭州支部建立旧址;在它的相邻的大塔儿巷也立一块碑文,上书戴望舒故居、《雨巷》诞生地及《雨巷》的诗文,不过,大塔儿巷戴宅今已不存。
大塔儿巷的孩子们今天仍在那个名叫“宗文”的学校读书。当他们学到《雨巷》这一课时,才会恍然发现:原来自己每天走过的那个巷子,曾有人遇到过一位丁香般的姑娘,写过一首丁香般的诗。
朱自清 荷塘月色
地址:清华大学近春园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近春园,原为咸丰皇帝的旧居,先前是康熙皇帝的熙春园的中心地带。道光年间,熙春园分为东西两园,工字厅(原名叫工字殿,是清华园的主体建筑。因其前、后两大殿中间以短廊相接,俯视恰似一工字而得名)以西部分便称为近春园。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怀念南朝时妖童媛女的采莲游戏,感叹“当时嬉游的光景”“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
而如今的清华园漫池的荷叶仍在,周围却常是熙攘的学子和游人。我们今天也要感叹:很难再像朱自清先生一样,在深夜独享静谧的荷塘时光。
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地址:浙江绍兴新台门周家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初读《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着迷的就是那些新奇古怪的生灵:何首乌、木莲、覆盆子,还有那条很大的赤练蛇。疑心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大观园”,能够给童年鲁迅带来无尽的欢乐。
百草园在鲁迅故居的后面,占地近2000平方米,原来是新台门周姓十来户人家共有的一个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谷。这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常来玩耍嬉戏,品尝紫红的桑椹和酸甜的覆盆子,在矮矮的泥墙根一带捉蟋蟀、拔何首乌,夏天在园内纳凉,冬日在雪地上捕鸟雀。
这些童年趣事,在鲁迅的心里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一直到晚年还引起他亲切的怀念。百草园连同周家新台门的房产易主之后,园地的南北两端虽已改变了面貌,而它的主要部分仍基本上保持原样。
鲁迅写作此文时已45岁,他在文中提到:百草园早已连同屋子一起变卖,他自己最后一次到园中也已经是七八年前的事了。
事实上,鲁迅真正享受的百草园中的嬉游时光,也不过是他生命中的前十二年。光绪十九年,鲁迅的祖父因事下狱,他们一家到乡下避难,再之后,鲁迅辗转南京、日本求学,记忆中的园子,也难以常见了。
朱自清 背影
地址:浦口火车站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朱自清告别父亲背影的故事发生在1917年的南京浦口火车站。那一年,朱自清二十岁。
尽管儿子已经有过几次北上的经历,但父亲仍然是百般的不舍与牵挂,执意把朱自清送到车站,并翻过月台去为儿子买“朱红的橘子”。
1917年,浦口火车站尚不是完全封闭的,小商贩们会在最边上月台的栅栏外卖东西。朱自清的父亲要给儿子买橘子,必须先跳下月台,穿过铁道,再爬上另一座月台。
浦口站的月台并不高,只有不到一米的样子。但对于一个穿着臃肿的胖人来说,爬上去无疑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为了买几个橘子往返周章,也只有牵挂游子的父亲才会做出。
浦口火车站又称南京北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914年。在中国近代史上,浦口火车站是一个经常出现的地名,孙中山灵柩运达南京、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朱自清《背影》中的镜头皆发生于此,具有独特的民国特色,蕴含着深厚的民国历史底蕴。
近年来逐渐成为以民国为背景的电影及电视剧的重要外景基地。《情深深雨蒙蒙》中,书桓乘火车离开上海,依萍追着列车一路奔跑挥手,这一幕也是在浦口火车站拍摄的。
浦口火车站旧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中国最文艺的九个火车站之一。
如今的浦口火车站只剩下了空荡荡的候车厅与月台,但父亲的背影仍在,它永远留在了语文课本中,留在了那些别离时,我们能够捕捉到的生活的细节里。
沈从文 边城
地址: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茶峒镇
由四川过湖南去, 靠东有一条官路。 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这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搭客过河,人数多时则反复来去。渡船头竖了一枝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槽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废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船将拢岸了,管理这渡船的,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霍的跃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 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 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量,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
读《边城》的时候,你有没有爱上天真善良、温柔纯情的小女孩翠翠?有多少人跟小理一样,好奇翠翠最后有没有等回她的意中人?
可能很多人会将凤凰古城误会成《边城》中的那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但其实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实际上指的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茶峒镇(现在也叫边城镇)。
其实我们只要阅读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 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再对照地图就能清楚的知道沈从文已经清楚地道出边城就是“茶峒”;茶峒在湖南、重庆、贵州三省的交界处,也就是花垣县境内,而不是凤凰县境内。
穿过濒临酉水的河街,就能看到一幢幢飞檐上翘、廊柱下垂的吊脚楼。
一代代语文课本
都是经典的文学作品
她们就这样化为颜色不一的精神底色
伴随一代代少年走过浩荡青春
今天的我们所期望的
只是一觉醒来能够再回到课堂上
把这些经典细细地琢磨一番
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丛书“考前必读中国经典”是根据教育部最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打造,是“阅读”工程的指定必读书目。
作为名著的精读拓展本,该系列丛书通过导读、注释、点评、拓展、文化常识、全真试题等栏目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名家经典,在考试中事半功倍,同时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散阅读。
↑
鲁迅《朝花夕拾》
→扫一扫二维码,欢迎购买
图片和文字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后台。
习大大说,培养青少年的价值观,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上一篇:如何对校园霸凌说“不” 2016-12-15
下一篇:“互联网+”时代下,思政竟然可以这样学 2016-12-12